close

531249_141906755963185_335427219_n

作品名稱:後海角七號時期台灣本土電影美學變遷 <學術論文>

作者名稱:電影四甲/廖建鳴

創作緣由:時為2012年,回顧過去四年,共有八部電影票房超過一億元,而這些電影是否有其共通之處?在電影美學上又有如何的變遷?台灣電影產業是否真如上述所提及的,正在工業化,並且電影完全成為一種商品?倘若真有其共通之處,置放於現今的社會脈絡底下,這樣的共通之處可否被不斷的複製成為電影產業的一種標記,亦即台灣是否有類型電影的出現?是否像好萊塢體系一樣正在培養出明星制度?這些變遷的緣由,如何造成這樣的轉變,這樣的轉變造成了什麼影響,而這些轉變與海角七號所樹立的峭壁有什麼具體的關聯性?

藉由探討這些問題,可以得知台灣電影的轉變,在這些破億票房的台灣電影光芒綻放之際,尚有許多票房表現驚人的台灣電影,若要一一介紹可能力有未逮,然而在這波後海角七號時期的浪潮當中,似乎是惡浪洶湧,並非是每部上映的國片皆能獲得矚目與青睞,在2009年與2010年間,仍有票房不到30萬的國片在浪潮中成為泡沫,在變遷當中所體現的價值觀與社會實踐,是否對整體台灣電影產業與社會之間的互動帶來在經濟層面、社會層面以外的,良性的進步?這或許才是電影作為大眾媒體的一環,作為一種藝術,在票房之外,更值得去被討論與思考的價值。諸如社會大眾討論海角七號中的親日情愫,對歷史的再現,在更多台灣人看見台灣電影的同時,電影創作者也應該更嚴謹的思考其創作目的,所欲表達的故事及傳達的價值。

指導老師:劉永晧、謝旭洲

創作大綱:在2008年之前,本土電影票房破億的記錄唯有在2000年時,由霹靂布袋戲所改編的聖石傳說,締造了全台破億的票房成績,其後直至2008年為止,國片市場可說是回到先前的低迷狀態,乏人問津。然而在海角七號票房達到五億三千萬的隔年,及再次出現艋舺,票房達到二點六億元,2011年,更有四部國片,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賽德克.巴萊(下):彩虹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雞排英雄皆締造了破億的票房成績,延續至2012年,由電視劇改編的兩部電影,犀利人妻最終回:幸福男.不難、痞子英雄首部曲:全面開戰、愛、陣頭等四部作品也再次締造了破億的票房成績,台灣電影工業看似處於一穩定成長的復甦景象之中。

而二十年前的悲情城市為什麼未能在榮獲金獅獎這樣的國際肯定之下帶領國片市場開創新機?悲情城市的議題敏感,在解嚴初期即探討歷史中被忽略,卻是血腥慘痛的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的集體記憶,本土的議題與題材,探討著台灣人民的身分認同與社會處境,片中的主角一樣是小人物,卻在時代的政治操作下就此消逝,悲情城市帶動了拍攝地點九份的觀光事業,片中對話的語言主要為台語,也混有日語與國語,反映了當時時代背景。而海角七號也挑選了日軍離台的時間點為故事的開始,小人物的奮鬥終究獲得成功,明顯的愛情因素,片中對話的語言主要為國語,混有日語、台語、排灣語,雖未在片中直接點明了台日情結的歷史議題,卻在上映獲得佳績之後被一再的檢視其中所蘊含的議題包袱,這樣子的討論相較於二十年前剛解嚴時期議題的敏感性,顯而易見的是相對的輕鬆許多。海角七號同時間也帶動了拍攝地點,恆春的觀光產業發展。兩形相較之下不難發現作為台灣電影史上,以票房成績看來極為重要的兩部電影,是有其相似之處的。 

倘若悲情城市是台灣電影的分水嶺,那麼海角七號不是另外一個分水嶺,而是峭壁。在悲情城市獲得威尼斯影展最高榮譽金獅獎的當年,悲情城市參與金馬獎卻未獲得佳績,更引發了導演侯孝賢認為金馬獎的獎項一向就是分配的言論,海角七號在當年的金馬獎則是可用不負眾望形容,一舉拿下了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電影配樂、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年度台灣傑出電影、觀眾票選最佳年度電影、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等六項獎項。更由於其五億三千萬的票房成績迄今高高懸掛在上,不僅是台灣電影放映票房記錄第三名,更是台灣本土產製電影票房記錄第一名,使得海角七號在台灣電影史上的成就似乎成了峭壁而非僅是分水嶺,然而這樣的成就畢竟是經濟層面、社會層面大於其藝術成就的。

唯有至此台灣電影才真正與台灣新電影做了切割,讓電影走回工業產製的路子上,這也成為了峭壁另一端的真實樣貌,台灣本土電影的美學不再是長鏡頭、草根性、寫實的,而是延續著海角七號的模式,是英雄式的神話、是小人物成功的故事,以及熱門電視劇的改編,熱門暢銷小說的改編,是工業的,也是商業的。在這樣的改變之中,台灣本土電影的獨特性逐漸式微,彷彿那裏已經不再有侯孝賢或是楊德昌,觀眾開始注意的是演員,是製作成本,是場面特效,是那些好萊塢式的動機,然而在票房掛帥的工業體系裡,我們還能期待台灣電影有像美國電影片廠制度中,那些充滿獨特觀點,展現個人美學的導演風格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urtf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